近五年来云南大学大湄公河次区域研中心获得与GMS研究方向相关的国家级、省部级研究课题有40余项。如《建立中国西南海外稳定的油气资源供给渠道研究》、《西南边疆跨界民族与中国国家安全研究》、《缅甸未来政局走向与中缅关系研究》、《缅甸问题现状、发展趋势及其对西南边疆的影响和对策研究》、《区域外大国参与湄公河地区合作策略的调整及其对GMS合作的影响》、《日本的GMS战略及其对GMS国家对华政策的影响研究》、《东南亚国家处理海域争端的方式研究》、《东南亚国家来华留学生的文化差异问题研究》、《缅甸政治转型与新政府内外政策调整研究》、《东南亚国家法制的演变及发展研究》、《境外罂粟替代种植产业运行监测与绩效评估研究》和《中国与东南亚哈尼族(阿卡人)跨国流动的民族志研究》等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战后东南亚国家军人政治研究》、《战后东南亚国家领土争端与国际关系》和《缅北少数民族政治研究》等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40余项(包括西南边疆工程项目);《中国参与湄公河次区域石油天然气合作开发与建设东盟—云南油气管网研究》、《大湄公河次区域国别环境研究》、《大湄公河次区域跨界环境安全调查及湄公河委员会比较影响分析报告》、《我国境外罂粟替代种植与发展替代产业评估报告》等省部级(中联部、国家民委、省社科、省院省校等)项目30余项;以及《中国(云南)与老挝的经济关系研究》、《大湄公河可持续发展教育与交流》、《老挝跨境农业投资研究》等国际合作项目10余项,共获得相关项目经费460余万元。
在应用研究方面,我校GMS研究人员先后与外交部、商务部、环保部和国家禁毒委等有关部门有过密切的合作,开展过联合研讨、委托研究和专题汇报等工作。2009年12月,我校大湄公河次区域研究中心与外交部政策规划司联合召开过“周边形势新动向”研讨会。在委托研究方面,2009承担环保部委托课题《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的环境风险研究》,2010年承担国家禁毒委委托课题《云南省境外罂粟替代发展成效评估(2006-2009)》,研究成果得到相关部门的高度评价。我校GMS研究人员刘稚、李晨阳等多次以《参考清样》、《新华社内参》等渠道向中央报告最新的研究成果。李晨阳等人完成的中缅油气管道研究成果获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同志的批示。2009年3月中缅两国正式签署《关于建设中缅原油和天然气管道的政府协议》,李晨阳等人的政策建议上升为国家战略并正式实施。2009年7月胡锦涛总书记在云南做出桥头堡战略重要指示后,刘稚、李晨阳、吴磊、卢光盛等研究人员积极参与桥头堡建设课题研究,包括“中国向西南开放桥头堡建设的文化影响分析”、“云南周边及印度洋沿岸国家对中国向西南开放桥头堡建设可能的反响研究”、“中国向西南开放桥头堡建设的安全形势及影响分析”、“缅甸问题对中国向西南开放桥头堡建设的影响研究”等课题近20项,最终成果提交给有关部门和领导参阅,一些政策建议已进入决策。
序
号
|
课题名称
|
项目级别
|
主持人
|
时间
|
国家级项目
|
||||
1
|
建立中国西南海外稳定的油气资源供给渠道研究
|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
刘稚
|
2006
|
2
|
西南跨界民族与中国地缘安全研究
|
教育部重大招标课题子课题
|
刘稚
|
2007
|
3
|
西南边疆跨界民族与中国国家安全研究
|
国家社科基金特别项目(西南边疆工程项目)
|
刘稚
|
2008
|
4
|
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发展报告
|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项目
|
刘稚
卢光盛
|
2011
|
5
|
缅甸未来政局走向与中缅关系研究
|
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
|
李晨阳
|
2004
|
6
|
战后东南亚国家军人政治研究
|
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
|
李晨阳
|
2005
|
7
|
战后东南亚国家领土争端与国际关系
|
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项目子项目
|
李晨阳
|
2008
|
8
|
缅甸问题现状、发展趋势及其对西南边疆的影响和对策研究
|
国家社科基金特别项目(西南边疆工程项目)
|
李晨阳
|
2008
|
9
|
日本的GMS战略及其对GMS国家对华政策的影响研究
|
国家社科基金特别项目(西南边疆工程项目)
|
毕世鸿
|
2008
|
10
|
缅北少数民族政治研究
|
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
|
祝湘辉
|
2011
|
11
|
区域外大国参与湄公河地区合作策略的调整及其对GMS合作的影响
|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
毕世鸿
|
2012
|
12
|
东南亚国家来华留学生的文化差异问题研究
|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
李涛
|
2012
|
13
|
缅甸政治转型与新政府内外政策调整研究
|
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
|
祝湘辉
|
2012
|
省部级项目
|
||||
14
|
中国参与湄公河次区域石油天然气合作开发与建设东盟—云南油气管网研究
|
云南省软科学研究项目
|
刘稚
|
2004
|
15
|
中国云南参与湄公河次区域油气开发合作研究
|
云南省社科规划办
|
刘稚
|
2003
|
16
|
跨界民族与云南和谐周边、和谐边疆建设研究
|
云南省两院研究院项目
|
刘稚
|
2008
|
17
|
跨境民族与云南边疆地缘安全研究
|
省院省校合作办公室
|
李晨阳
|
2008
|
18
|
推进云南与周边国家区域合作的对策研究
|
省院省校合作办公室
|
卢光盛
|
2009
|
19
|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及其对云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影响和对策研究
|
云南省社科规划办
|
李晨阳
|
2003
|
20
|
地区主义中的次国家政府——以云南、广西为例
|
云南省社科规划办
|
卢光盛
|
2006
|
21
|
当代东南亚国家政治文明建设的实证研究
|
云南省社科规划办
|
瞿健文
|
2003
|
22
|
缅甸国情研究报告
|
云南省社科规划办
|
李晨阳
|
2008
|
23
|
中国—东盟互联互通研究
|
云南省社科规划办
|
李晨阳
|
2011
|
24
|
云南新一轮对外开放政策研究
|
云南省社科规划办
|
卢光盛
|
2008
|
25
|
中国与越南边境政策比较研究
|
云南省社科规划办
|
毕世鸿
|
2008
|
26
|
“9·11”之后的东南亚恐怖主义与亚太形势
|
云南省教育厅
|
李晨阳
|
2003
|
27
|
日本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研究
|
云南省教育厅
|
毕世鸿
|
2007
|
28
|
云南与周边国家次区域经济合作中的非传统安全问题研究
|
云南省教育厅
|
瞿健文
|
2004
|
29
|
云南省参与GMS金融合作的对策研究
|
云南省社科规划办
|
邹春萌
|
2009
|
30
|
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中的跨界民族因素研究
|
云南省教育厅
|
梁晨
|
2008
|
国内横向项目
|
||||
31
|
南部边疆跨境民族现状研究
|
国家民委民族问题研究中心
|
刘稚
|
2008
|
32
|
泰国越南缅甸柬埔寨老挝五国能源开发研究
|
中石化集团公司滇黔桂石油勘探局委托项目
|
刘稚
|
2003
|
33
|
我国境外罂粟替代种植与发展替代产业评估报告
|
国家禁毒委委托课题
|
刘稚
|
2010
|
34
|
云南周边中国向西南开放桥头堡建设可能的反响研究
|
云南省委政研室委托项目
|
刘稚
|
2010
|
35
|
GMS国家环境状况研究
|
国家环保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
|
李晨阳
|
2007
|
36
|
中国对东盟国家投资的环境影响与风险评估研究
|
国家环
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
|
卢光盛
|
2008
|
37
|
东亚区域环境投资暨东盟与中亚区域经济合作机制比较研究
|
国家环保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
|
邹春萌
|
2008
|
38
|
大湄公河次区域跨界环境安全调查及湄公河委员会影响比较分析
|
国家环保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
|
李晨阳
|
2008
|
39
|
西南边疆与周边国家发展现状比较
|
国家民委民族问题研究中心
|
李晨阳
|
2008
|
40
|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中的毒品防控体系研究
|
云南省公安厅禁毒局
|
肖宪
李晨阳
|
2003
|
41
|
投资东盟(越南、缅甸、老挝卷)
|
云南省商务厅
|
毕世鸿梁晨
卢光盛
|
2008
|
42
|
云南境外罂粟替代种植年度分析报告2006
|
云南省商务厅
|
瞿健文李晨阳
|
2007
|
43
|
中缅油气管道投资环境及其利益相关方研究
|
中国石油规划总院
|
李晨阳瞿健文吴磊
|
2007
|
44
|
云南电网公司国际合作战略研究
|
云南电网公司
|
李晨阳
|
2007
|
45
|
云南电网公司“走出去”的机遇、挑战和对策研究
|
云南电网公司
|
卢光盛
|
2009
|
46
|
把云南建设成为西部地区实施“走出去”战略先行区的对策研究
|
民建云南省委
|
李晨阳
卢光盛
|
2011
|
国际合作项目
|
||||
47
|
中国(云南)与老挝的经
关系研究
|
法国开发署
|
邹春萌
|
2008
|
48
|
大湄公河可持续发展教育与交流
|
瑞典国际开发合作署
|
吕星
|
2010
|
49
|
老挝跨境农业投资研究
|
亚洲开发银行资助
|
吕星
|
2009
|
50
|
中国云南海外投资企业社会责任现状研究
|
澳大利亚对外援助署
|
梁晨
|
2010
|